第(1/3)页 刘禅想了半天,也没想出来高软软提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,于是他便直接问了出来。 “高氏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?” “官家抬举臣妾了,此等国之大事自然有朝廷诸公处置,岂能轮得到臣妾置喙? 只不过,官家既然问了,臣妾倒也有一些粗鄙的想法,如果说的不对,还请官家不要介意。” “无妨,但说无妨。” “那臣妾就只当抛砖引玉了。 臣妾以为,当由朝廷根据目前的情况重新拟定礼制,对一些虽然有违礼制,但已经普遍存在的问题,不妨适当放宽一些。 但是,像建筑、出行规格、配饰这些方面,一旦朝廷制定了新的法度,便必须严格的执行。 如果再发现逾越之举,该坐牢坐牢,该流放流放。 甚至,就算是杀头也再所不惜。” 见高氏说的跟大臣们说的差不多,刘禅苦恼的说道: “高氏有所不知,大臣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。 但是,这个标准不好制定啊。 如果放的过宽,则毫无意义。 但要定的过严,又恐引起动乱啊。” 听到刘禅的话,高软软压下自己微微翘起的嘴角,接着他的话说道: “官家,臣妾以为此事的难点并不在于朝廷的规矩定的宽,或者严。” “哦? 那难点在哪?” “臣妾以为难点在于朝廷除了制定法度之外,还要制定一部例外法。” “例外法? 什么意思?” “臣妾是这样想的,比如说近照朝廷现在的法度,普通商贾是没有资格配玉的。 但是,如果这个商贾急国家之所急,在国家危难之时向国家捐献物资,朝廷为表彰及贡献,便可以允许其配玉。 而且,还可以根据其贡献大小,允许其配带不同规格的玉饰。 比如说,贡献一万贯,则允许其佩戴一寸之玉。 贡献两万贯,则允许其佩戴两寸之玉。” 高软软说到这里,刘禅的眼睛就是一亮。 这一下子,他算是明白了高软软的目的。 对于她的想法,刘禅只能说,黑,真黑呀! 她是关心国家礼崩乐坏吗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