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临走之前,两人还给秦桧写了封信,把秦桧的祖宗八代都给骂了个遍。 可悲催的是,给秦桧的信已经发出去了,人也已经得罪死,岳飞却突然被平反了,他俩又被叫了回来担任原职。 俩人在大理寺干的都是审案的活,因为职业的关系,也因为个人理念的关系,俩人朝中都属于朋而不党那一挂。 当初之所以放着官职不要,也要替岳飞说话,纯粹是因为觉得岳飞有斡旋造化之功,俩人不愿望枉法以陷害忠良。 但要说俩人跟岳飞有什么私交,那还真没有。 俩人官复原职了之后,秦桧因为当初那封信的缘故,没少找俩人的麻烦。 俩人也是个愣种,明知道岳飞现在在朝中红的发紫,可这俩人宁愿穿秦桧的小鞋,也没找过岳飞。 倒是岳飞因为感念俩人当初仗义执言的恩情,三番五次找过他俩。 并不是要他俩投靠,而是想举荐俩人,给他俩换个位置。 可人家俩人说了,我们当初愿意为你弃官不做,是因为你与社稷有造化之功。 如今你一朝得势,就要拉拢我俩,那你与党同伐异的秦桧何异? 一句话说的岳飞是掩面而走! 但岳飞不好意思再找他俩,赵鼎好意思啊! 复相没多长时间,赵鼎就已经看透了现实。 看透了现实之后,他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,不管岳飞认不认,反正我老赵就是岳飞一党了。 而且哥们儿现在这个位置,说一句岳飞一党二把手,没毛病吧? 做为一个合格的二把手,咱不得替老大多多拉拢人才? 所以,他复相了之后,没少对俩人示好拉拢,可俩人压根儿就不接受。 无论赵鼎说什么,做什么,俩人就一个态度。 有事儿了,咱就公事公办。 没事儿的话,那咱就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 俩人这油盐不进的态度,弄的赵鼎也是相当的郁闷。 这回因为要审这个案子,赵鼎还打算着趁一起审案子的功夫,双方接近一下感情。 结果没想到,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。 赵鼎用脚趾头想,都知道这事儿不可能是他俩干的。 但他俩一个大理寺少卿,一个寺正,出了这事儿他俩也脱不了干系。 赵鼎正打算着利用这次机会,好好卖他俩一个人情呢。 结果倒好,韩世忠这爆脾气,一来就吵上了。 此时的赵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,吾欲图大事,奈何队友不给力啊! 第(3/3)页